中午,德武法兄在西山脚下的餐馆请我与李先生吃羊肉汤,我很是疑惑这里的羊肉与西北的羊肉是否有可比性。倒是吃完之后,才知道各有特色。在吃饭时我想前年在贵州,朋友听说我从西北的敦煌来,硬是要请我吃当地最有名的全羊席,起初兴趣与期望很大,结果是不了了之。就品尝当地的风味餐饮而言,事先的期望与席间的应酬是品尝的大忌。作为旅行者,当是行客礼拜座客,其品尝饮食、饱览名胜亦然。虚怀以待、尊重风俗,切不可先入为主是融入当地的文化的不二法门。虽然,有淮南的橘子到了淮北变成了枳,但各地有各地方的特色,作为客人就是要品味出特色而去的。当然,席间的应酬滥觞更是品尝美味的大忌,且有人每每苦不堪言而乐此不疲。晚上,与德武兄二人吃过桥米线,我完全按照当地餐馆的程式有条不紊的进行,很是有回味无穷之感。
西山,在滇池之滨的最高点。先乘巴士到山脚下,再乘游览观光车止山顶,然后再从山顶徒步而下。西山,古称碧鸡山,是滇池西岸碧蛲山、华亭山、太华山、罗汉山的总称,历来是从高处欣赏滇池的极佳去处。对于滇池的向往,应该是从大观楼的长联而知:其上联:五百里滇池,奔来眼底,披襟岸帻(zé),喜茫茫空阔无边。看东骧神骏,西翥(zhù)灵仪,北走蜿蜒,南翔缟素。高人韵士,何妨选胜登临。趁蟹屿螺洲,梳裹就风鬟(huán)雾鬓(bìn);更苹天苇地,点缀些翠羽丹霞,莫孤负四围香稻,万顷晴沙,九夏芙蓉,三春杨柳。下联:数千年往事,注到心头,把酒凌虚,叹滚滚英雄谁在。想汉习楼船,唐标铁柱,宋挥玉斧,元跨革囊。伟烈丰功,费尽移山心力。尽珠帘画栋,卷不及暮雨朝云;便断碣残碑,都付与苍烟落照。只赢得几杵疏钟,半江渔火,两行秋雁,一枕清霜。
当我坐在游览车上徐徐而上眺望滇池时,却很难找到“空阔无边”的感觉,当年大观楼的地界、翠湖公园都是滇池的汪洋之内,据说有过填海造田之举将城市扩大了许多。当然,从地图册上寻找滇池的踪迹,眼前所见的滇池只是冰山一角而已。山脚下的聂耳先生墓,在静溢中给人以无限的思索。拾山而上的脚下苍翠满目、远处的湖光山色悠悠而怡人。览车至山顶,随即顺人流而下,反而来不及从容不迫地观景。沿途的龙门石窟的风光,好象是幽谷里的村姑披上了一件现代与古代交错的衣服,剪裁得很是斑斓而难辨别是非。
(待续)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