曲突徙薪
“曲突徙薪”,典故出《汉书·霍光传》,又语见桓谭《新论》。多从防火胜于救火、先见之明、防患于未然,同时讽刺那些不懂得防患于未然的人,而阐述立义。《群书治要 卷四十四 桓子新论》亦引此典故,则从见微知著着手。其原文如下:
淳于髠至邻家,见其竈突之直,而积薪在旁,曰:此且有火灾,即教使更为曲突,而徙远其薪。竈家不听。后灾,火果及积薪,而燔其屋,邻里并救击。及灭止,而烹羊具酒,以劳谢救火者,曲突远薪,固不肯呼淳于髠饮饭。智者讥之云:教人曲突远薪,固无恩泽;燋头烂额,反为上客。盖伤其贱本而贵末,岂夫独突薪可以除害哉?而人病国乱,亦皆如斯。是故良医医其未发,而明君绝其本谋。后世多损于杜塞未萌,而勤于攻击已成,谋臣稀赏,而鬬士常荣,犹彼人殆失事之重轻。察淳于髠之预言,可以无不通,此见微之类也。
淳于髠之流,大概属于“独见前闻,不惑於事,见微知著”的智者。在现实生活中,“教人曲突远薪,固无恩泽;燋头烂额,反为上客。”的事例,为数不少。我想淳于髠不会计较是否成为上客,倒是“贱本而贵末”的教训,值得我们深思。对于见微知著者,大多数的都是事后诸葛,事先如何?“未有功而其贤者,唯尧之知舜也;功成事立而知其贤者,市人之知舜者。(《群书治要卷四十一淮南子治要》)
上引同书《淮南子治要》对于取舍、伪诈、成事、立名之危,亦足为我们现代人所警惕!原文曰:事有可行而不可言者,有可言而不可行者;或易为而难成者,或难成而易败者。所谓可行而不可言者,趣舍也;可言而不可行者,伪诈也;易为而难成者, 事也;难成而易败者,名(名原作治)也。此四策者,圣人之所独视而留志也。
评论